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真正的创造性思维不全在于思维的“反向”、“求异”、“发散”,而首先在于从自然规律的客观实在中寻找相似。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的功能,对主体(即学生)相机引导,培养学生发现相似的能力,才能实现知识的积极迁移,从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推荐文章
内容相似度微博社区发现方法研究
微博
社区发现
意见领袖
AP算法
模块度优化算法
基于连边相似度的重叠社区发现算法研究
社区发现
重叠社区
相似度
划分密度
基于概念相似度计算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
语义Web服务
服务发现
概念相似度
匹配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现“相似” 实现创造
来源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教学理论 学生 创造性思维 发现能力 相似处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G424.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燕 23 31 3.0 5.0
2 赵志华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学理论
学生
创造性思维
发现能力
相似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科学文摘
季刊
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出版文献量(篇)
455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