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精确、简便的微孔板酶联夹心杂交技术,定量检测人IL-18 mRNA.方法:针对人IL-18 mRNA RT-PCR产物一条链的不同区域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探针,其中一条为捕获探针,5'端为氨基修饰,可以与微量DNA结合板表面的NOS基团共价结合,"竖直"地包被在微孔板内;另一条为检测探针,3'端标记生物素.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总RNA, 进行RT-PCR扩增IL-18 mRNA,产物热变性后加入已包被捕获探针的微孔板内进行杂交,再加入检测探针与已杂交的产物结合,最后经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SAV-HRP)系统检测杂交信号.结果:该法检测IL-18 mRNA RT-PCR产物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重复性良好,且结果数据化.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适合于PCR扩增产物的定量检测.
推荐文章
微量酶标夹心杂交法定量检测人iNOS-mRNA
酶联夹心杂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一氧化氮合酶
微量酶联夹心杂交法定量检测TNF-αmRNA
酶联夹心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微量酶联夹心杂交法定量检测hIL-8 mRNA PCR扩增产物
酶联夹心杂交
白细胞介素
定量检测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SPF鸡后免疫器官中IL-18的定量检测
禽呼肠孤病毒
SPF鸡
IL-18
转录水平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板酶联夹心杂交法定量检测人IL-18 mRNA
来源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酶联夹心杂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白细胞介素-18
年,卷(期) 2003,(7) 所属期刊栏目 免疫学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9-50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2.11|R446.61
字数 20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颖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 29 167 7.0 12.0
2 吕建新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 153 1535 21.0 32.0
3 金晶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 9 128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酶联夹心杂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白细胞介素-18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484X
22-1126/R
大16开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8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0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0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