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冬凌草最佳采收期.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冬凌草中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的含量进行测定.HPLC条件:ShimpackCLC-ODS柱(6.0 rmm×150 mm),流动相:甲醇-0.5%磷酸水溶液(50:50),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5nm,回归方程为:y=4895848.42x+36751.57,r=0.9996,线性范围0.11~0.56μg,平均回收率98.56%(RSD=2.16%,n=5).测定结果:6月初采收的冬凌草茎叶中迷迭香酸的含量较高.结论:6月初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植株初长成,枝叶茂盛,产量高,是比较好的采收期.
推荐文章
冬凌草适宜采收期的研究
冬凌草
适宜采收期
发育规律
有效成分
不同采收期紫苏梗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紫苏梗
中药材
采收期分析
迷迭香酸
高效液相色谱
不同采收期薄荷茎、叶中迷迭香酸含量研究
薄荷
迷迭香酸
采收期
产地
质量控制
HPLC测定不同采收期川楝子中阿魏酸的含量
川楝子
采收期
阿魏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凌草不同采收期迷迭香酸的含量变化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冬凌草 中药采收 迷迭香酸 HPLC 含量测定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2.71
字数 22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999.2003.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卫生 210 3004 32.0 45.0
2 陈随清 204 1068 16.0 21.0
3 董诚明 140 944 15.0 24.0
4 王丽 29 133 7.0 10.0
5 郑晓珂 177 2007 27.0 38.0
6 董三丽 9 153 8.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62)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0(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凌草
中药采收
迷迭香酸
HPLC
含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