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引入展向调制的二维人工扰动激发平板边界层转捩,利用水槽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观察到转捩边界层中典型三维扰动的产生和发展,包括Λ结构、发卡涡以及发卡涡演化生成环状涡的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出环状涡和尖峰结构的关系,直接证实了尖峰结构的产生机理.在流动紊乱化初始阶段发现常出现在湍流边界层中的暗斑结构,结果表明与暗斑相伴随的局部高剪切层不稳定可能是流动紊乱化的重要原因.
推荐文章
翼型几何模型对边界层转捩预测精度的影响
边界层转捩
转捩预测
SST k-ω湍流模型
γ-Reθt-转捩模型
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横流转捩的数值研究
高超声速边界层
横流
转捩
二次失稳
基于SA和SST γ-Reθt模型对边界层转捩预测的比较
转捩模型
湍流模型
层流边界层
跨音速流场
激波/附面层干扰
边界层人工转捩的大涡模拟及壁面脉动压力研究
边界层
人工转捩
大涡模拟
壁面脉动压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边界层转捩过程三维扰动的发展和演化
来源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边界层转捩 流动特性 流动显示 人工激发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1-5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357
字数 22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965.2003.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 18 83 6.0 8.0
2 连淇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 6 62 3.0 6.0
3 Yury S.Kachanov 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理论和应用力学研究所 1 1 1.0 1.0
4 Vladimir I.Borodulin 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理论和应用力学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边界层转捩
流动特性
流动显示
人工激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月刊
1001-5965
11-2625/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1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999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