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回顾了逆冲楔临界角模型的发展,总结了影响逆冲楔临界角变化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并不是彼此独立地影响逆冲楔的运动和变形,而往往是几种机制联合起作用,在不同的逆冲带中起作用的因素也不同.该模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解释现今仍处在活动中的增生楔和前陆地区的变形.但由于该模型存在明显的缺点,因此很少将该模型应用于古老逆冲构造带的前陆地区和逆冲构造带后陆方向上的变形解释上.中国是一个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国家,因此应该选择几个典型地区进行详细的解剖和论证,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正确认识这些地区的变形特征、规律、甚至地震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验证临界角模型的适用性.
推荐文章
临界角库伦楔在盐下楔状体的应用: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为例
库车坳陷
临界角库伦楔公式
滑脱层
内摩擦角
逆冲断裂及相关褶皱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定量化研究进展
逆冲断裂及相关褶皱
定量分析
几何学
运动学
准南逆冲褶皱带超压与逆冲断层持续活动
准南逆冲褶皱带
逆冲断层
断层倾角
超压
水平渗透率
垂直渗透率
油气运聚
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的正演模型与实例分析
斜向逆冲断层相关褶皱
假三维模型
构造几何学
邛西背斜
大兴西背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褶皱逆冲带临界角模型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临界角 库仑楔 脆性破裂 造山带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54
字数 77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2004.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进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 23 491 11.0 22.0
2 马宗晋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 13 418 11.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临界角
库仑楔
脆性破裂
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