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使用牙本质树脂粘接系统粘接后在水中存放15个月,通过测试其界面的粘接强度评价牙本质粘接系统的粘接持久性.材料和方法44个拔除的磨牙用600目的碳化硅砂纸打磨后暴露(牙合)面的牙本质,随机分组到4个粘接系统:全酸蚀三步法(TE3)(ScotchbondMulti-Purpose,3M ESPE),全酸蚀两步法(TE2)(Single Bond,3M ESPE),自酸蚀两步法(SE2)(Clearfil SE Bond,Kuraray)和自酸蚀一步法(SE1)(Prompt L-Pop,3M ESPE),其上方用光固化法做出6mm高的复合树脂冠.制作微张力实验样本存放在含0.5%氯胺-T的蒸馏水中,分别于1、6、15个月时进行微张力测试.失败模式通过扫描电镜记录为粘接基质或粘接界面.SAS软件用来计算威布尔系数和分布,Log曲线和Wilcoxon检验用于每种粘接剂时间生存率的比较及两两之间的比较.结果存放1个月和6个月后TE2明显弱于TE3和SE2,但存放15个月后所有的粘接系统效果一致.SE1组因为65个样本在制作中有58个失败而无法测试.失败模式与不同的粘接系统有关,只有TE2系统随时间增加会使粘接界面内断裂的比例增加.结论尽管不同粘接系统存放6个月后粘接强度的变化幅度有差异,但在15个月时差异不存在,这也符合降解的一般规律.
推荐文章
同向施压测定自酸蚀与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强度
酸蚀,牙
牙科黏固剂
牙釉质
黏着性
不同浓度的碳二亚胺乙醇溶液处理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酸蚀,牙
剪切强度
牙粘接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
纳米羟基磷灰石脱敏剂对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
牙本质过敏
纳米羟基磷灰石
自酸蚀粘接剂
粘接强度
断裂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酸蚀三步法、全酸蚀两步法、自酸蚀两步法和自酸蚀一步法牙本质粘接系统15个月水中存放后的微张力粘接强度
来源期刊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丽晶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13 165 8.0 12.0
2 Steven R. Armstrong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1 0 0.0 0.0
3 Marcos A. Vargas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1 0 0.0 0.0
4 Qian Fang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1 0 0.0 0.0
5 John E. Laffoon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双月刊
1009-2900
11-4430/R
北京市复兴路22号甲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