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大量的测试数据,综合分析了安徽沿淮潮土的耕层养分特征;通过四个土属典型剖面的描述和测试,研究了潮土的理化性质:透气性较好、碱性、养分低且随深度递减、有机质与全氮同步变化等.根据土壤中氮循环原理分析了潮土中氮含量低的实质,即有机质及碳源供应不足、潜水位高及水淹潮土促进了反硝化作用、种植结构的影响等.对原状土铵吸附试验成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沿淮潮土铵吸附容量值.从而揭示了安徽沿淮潮土低养分(低产)机理,为本区及类似条件下其它地区的土壤改良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安徽沿淮地区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筛选及特征特性
沿淮地区
粳稻
产量
品质
品种筛选
安徽省沿淮地区豆麦轮作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沿淮地区
豆麦轮作
地表径流
流失系数
沿淮地区甘蓝杂交制种技术
甘蓝
制种
沿淮地区
不同还田方式对砂质潮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免耕覆盖
砂质潮土
秸秆还田
生物炭
土壤团聚体
细菌16S rDN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沿淮地区潮土理化性质及低养分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潮土 养分 理化性质 氮循环 安徽沿淮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水、工、环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11
字数 31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157.2004.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晓梅 52 502 15.0 20.0
2 桂和荣 90 1282 21.0 31.0
6 陈兆炎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潮土
养分
理化性质
氮循环
安徽沿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地质
季刊
1005-6157
34-1111/P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