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酶联合C2F6玻璃体腔注药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5只兔(30只眼)随机分A、B、C 3组,每组5只,每兔一眼为实验眼,另一眼为对照眼.A、B两组实验眼玻璃体腔注射30IU透明质酸酶,C组实验眼玻璃体腔注入0.1 ml BSS溶液,注射后第7 d A组和C组加注C2F6 0.5 ml,对照眼均注射0.1 ml BSS溶液.注射后前10 d每天行临床裂隙灯、前置镜、检眼镜及B超和暗适应视网膜电图(ERG)检查,以后除每天常规临床检查外,每周复查B超及ERG,共观察8周.处死后眼球标本送光镜和扫描、透射电镜检查.结果:A组5只实验眼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B组3只实验眼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C组实验眼和3组对照眼均无玻璃体后脱离发生.A、B、C组实验眼注药前后及与对照眼相比较,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和潜伏期均无显著改变(P>0.05).光镜、电镜检查未发现视网膜组织有毒性改变.结论:动物实验中临床观察结合B超、扫描电镜有助于准确判断玻璃体后脱离与否.透明质酸酶联合C2F6玻璃体腔注药可诱导兔眼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但无眼内毒性.
推荐文章
尿激酶联合透明质酸酶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尿激酶
透明质酸酶
玻璃体后脱离
基底部注射透明质酸酶诱导兔眼基底部玻璃体脱离
玻璃体脱离
玻璃体基底部
透明质酸酶
纤溶酶联合透明质酸酶最佳组合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研究
纤维蛋白溶解酶
透明质酸酶
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后脱离
大鼠
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诱导猪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玻璃体后脱离
纤溶酶
透明质酸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透明质酸酶联合C2F6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透明质酶 玻璃体脱离 疾病模型,动物 透明质酸酶 玻璃体后脱离 C2F6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5-3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76.4
字数 40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8-9292.2004.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剑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益眼科中心 13 25 3.0 4.0
2 沈丽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益眼科中心 8 32 4.0 5.0
3 黄智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益眼科中心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透明质酶
玻璃体脱离
疾病模型,动物
透明质酸酶
玻璃体后脱离
C2F6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008-9292
33-1248/R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32-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6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