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恒速与减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3种呼吸模式在呼吸力学和能量代谢方面的异同.方法选取28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分别采用2种不同流速模式的SIMV(恒速和减速)和PRVC模式进行机械通气,观察气道峰压、气道阻力、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氧耗、能量代谢以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恒速SIMV模式的气道峰压、气道阻力、氧耗与能量代谢均明显高于减速SIMV与PRVC模式(P<0.01);而减速SIMV与PRVC模式间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种模式间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速SIMV与PRVC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气道压力、气道阻力,还可以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期间的氧耗与能量消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推荐文章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与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比较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
容量控制
急性呼吸衰竭
气压伤
ASV不同水平的MV对接受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
适应性支持通气
机械通气
呼吸力学参数
影响
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在ARDS治疗中的比较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
肺保护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流速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的呼吸力学与能量代谢
来源期刊 徐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吸气流速 呼吸力学 能量代谢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麻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6-48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4.2+1
字数 21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65.2004.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功俭 徐州医学院危重病医学教研室 124 577 12.0 17.0
2 赵文静 徐州医学院危重病医学教研室 23 63 5.0 7.0
3 孟雷 徐州医学院危重病医学教研室 10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吸气流速
呼吸力学
能量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6-3882
32-1875/R
大16开
徐州市淮海西路84号
28-15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2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4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