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离除去蚓激酶白蛋白纳米粒溶液中未成粒的BSA,利于FITC标记在纳米粒上;分离除去未与蚓激酶纳米粒结合的FITC,降低FITC对检测荧光纳米粒的影响.方法:采用Sephadex G-100和Sephadex G-50凝胶柱分离纯化.结果:流速为3ml/min时,Sephadex G-100柱(21.5cm,φ1.9cm)能够分离除去(29.3±3.6) %未形成纳米粒的BSA;流速为0.25ml/min时,Sephadex G-50凝胶柱(10cm,φ2cm)可以完全分离除去未与纳米粒结合的FITC.结论:通过分离,FITC有效地标记在纳米粒上;降低了背景荧光,使荧光纳米粒在荧光显微镜下清晰显现.
推荐文章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壳聚糖的研究
壳聚糖
异硫氰酸荧光素
荧光标记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鳗弧菌条件优化及应用条件对荧光信号的影响
鳗弧菌
异硫氰酸荧光素
荧光标记
标记条件
造纸用纳米粒子复合香豆素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香豆素
纳米粒子
乳液
粒度分布
稳定性
白度
磁性/荧光量子点双功能纳米粒子双标记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间充质干细胞
荧光
量子点
超顺磁性氧化铁
标记
多向分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蚓激酶纳米粒的分离
来源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蚓激酶 异硫氰酸荧光素 纳米粒 牛血清白蛋白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77.3
字数 16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606.2004.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铜铃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44 217 7.0 11.0
2 王玮 河南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71 216 7.0 11.0
3 尹宗宁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83 374 9.0 15.0
4 李毓琦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9 2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蚓激酶
异硫氰酸荧光素
纳米粒
牛血清白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7606
41-1361/R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36-214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