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谷胱甘肽(GSH)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用于Cr(Ⅵ)的测定.实验表明,在0.02mol/LH2SO4+0.1 mol/L NaNO3溶液中,在+1.00~-0.40V电位范围内进行循环伏安扫描,于+0.29V(Vs.SCE)处获得铬的还原峰信号、+0.65 V(Vs,SCE)处获得铬的氧化峰信号.Cr(Ⅵ)在GSH/Au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比裸金电极有明显的改善,峰电流更为灵敏,且还原峰电流随着Cr(Ⅵ)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选择+0.29V的还原峰作为分析信号,运用1.5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对铬进行了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mol/L,检测限为1.0×10-9 mol/L.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湖水样品中铬含量的测定,以ICP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满意.
推荐文章
自组装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自组装
普鲁士蓝
薄膜
修饰电极
铜铁氰自组装多层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性能
铜铁氰化物
自组装多层膜
电化学分析
对苯二酚
二苯基硫脲自组装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特性
二苯基硫脲
自组装膜
醋酸根阴离子
膜电极
循环伏安法
微分脉冲伏安法
静电层层组装纳米粒子多层膜修饰电极及其应用
二硫化锡(SnS2)
单壁碳纳米管(SWCNTs)
层层组装
多巴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谷胱甘肽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用于Cr(Ⅵ)离子的测定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谷胱甘肽 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
字数 29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04.0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继业 暨南大学化学系 224 1517 16.0 24.0
2 杨培慧 暨南大学化学系 82 927 15.0 27.0
3 赵秋香 暨南大学化学系 7 55 4.0 7.0
4 朱洁晶 暨南大学化学系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6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谷胱甘肽
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