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强度士兵的应激适应能力,为进一步提高部队的应激适应能力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同一地区甲、乙两支训练强度不同的部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部队训练强度、体能及应激反应适应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甲部队士兵动态心率平均值以及最大摄氧量均明显高于乙部队士兵(P<0.05),说明甲部队的体能训练强度和士兵体能状况优于乙部队,甲部队在同一应激过程中的收缩压、最大心率[(13.6±1.2)kPa,(89.3±12.4)b·min-1]均明显低于乙部队的[(15.0±1.70)kPa,(95.2±15.9)b·min-1,P<0.01];而视觉反应时间和记忆字长[(1393.9±336.2)ms,(8.2±1.1)位]则明显高于乙部队[(1284.2±372.2)ms,(7.9±1.1)位,P<0.05].结论体能较好的甲部队在面对同一应激源时,应激反应水平较低,表现出了较强的应激适应能力;而体能较差的乙部队情况则相反.提示,适当的提高训练强度,有利于战士应激适应能力的提高.
推荐文章
浅谈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
智障儿童
生活适应能力
教学
军队士兵健康人格与适应能力的研究
心理健康
士兵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适应能力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研究
社会适应能力
儿童
集居方式
散居方式
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住院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
住院病人
社会适应能力
调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训练强度士兵的应激适应能力
来源期刊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应激适应 视觉反应时间 短时记忆能力 体能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31
字数 19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248.2004.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令嘉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95 941 18.0 26.0
2 杨发青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15 89 6.0 8.0
3 王新兴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23 108 6.0 9.0
4 冷雪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14 59 3.0 7.0
5 吴淑庆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11 140 6.0 11.0
6 胥达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8 66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应激适应
视觉反应时间
短时记忆能力
体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1001-5248
12-1198/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18-10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6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7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