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重组PCR法将粒酶B基因的N端信号肽和酸性二肽编码序列去除,与两种不同长度的绿脓杆菌外毒素(PE)转位肽序列分别连接,将它们插入pIND诱导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与pVgRXR辅助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建立了重组PE II-GrBa基因的诱导表达细胞系.松甾酮A诱导后Western印迹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观察到表达细胞出现多核巨细胞的异常形态.两种表达的PE II-GrBa融合蛋白均能够切割粒酶B的细胞内源性和外源性底物,并且使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其中,PE II (aa 280-358)-GrBa的底物切割能力和生长抑制作用较强.流式细胞仪分析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细胞周期的G2期受到阻遏有关.上述结果证实了PE II-GrBa融合蛋白仍然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并且较短的转位肽对GrBa活性的影响较小,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转位肽/细胞毒性效应蛋白重组分子的结构用于肿瘤细胞杀伤.
推荐文章
人颗粒酶B融合蛋白基因的诱导表达导致HeLa细胞凋亡
颗粒酶B
融合蛋白
HeLa细胞
诱导表达
凋亡
融合头的改变对抑制重组抗菌肽毒性的影响
阳离子抗菌肽
融合头
共表达
重组表达
比较不同长度及表面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纳米管,碳
细胞毒性,免疫
诱变力试验
肺泡
上皮细胞
EGF作用下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的机理
胶质细胞瘤BT325
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表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端融合不同长度转位肽的重组粒酶B抑制细胞生长作用的比较
来源期刊 生物工程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粒酶B 绿脓杆菌外毒素 诱导表达 生长抑制作用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因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1-506
页数 6页 分类号 Q255
字数 43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061.2004.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云新 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108 741 14.0 21.0
2 张莉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77 886 17.0 24.0
3 赵晶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44 146 6.0 10.0
4 王成济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56 326 8.0 15.0
5 杨安钢 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147 801 14.0 21.0
6 王智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21 51 5.0 6.0
7 于翠娟 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17 132 5.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粒酶B
绿脓杆菌外毒素
诱导表达
生长抑制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工程学报
月刊
1000-3061
11-1998/Q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82-1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43879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