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正交法设计实验方案,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氯化血红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催化作用,发现:(1)氯化血红素在电极表面有两种状态-单体和二聚体,阴极峰电位分别为-0.25±0.01 V和-0.43±0.01 V;(2)两种状态对过氧化氢均有电催化还原作用,单体的催化活性是二聚体的1.45倍,并给出了相应的作用机理.以介质转换后Δi2为指标确定了影响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pH,给出了制备与测试该修饰电极的最佳条件.电催化还原过氧化氢电流与其浓度的线性关系为Δi (A) = 3.1846×10-6 + 2.6371×10-5C (mmol/L);检出限为1.7 ×10-5 mol/L;相关系数为0.9928,电极催化性能两星期内不变.
推荐文章
肉豆蔻酸-双层类脂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氯化血红素的电化学行为
氯化血红素
双层类脂膜
肉豆蔻酸-双层类脂膜修饰电极
静电吸附作用
对苯二酚在金、银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响应的比较
金纳米粒子
银纳米粒子
纳米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石墨烯/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 测定水样中痕量铜离子
石墨烯
壳聚糖
阳极溶出伏安法
Cu2+
电沉积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电化学检测镉离子
电沉积法
羧基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
电化学检测
镉离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氯化血红素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循环伏安法 氯化血红素 作用机理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44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820.2004.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含熙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39 803 15.0 27.0
2 刘有芹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5 154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39)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8(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0(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交试验
循环伏安法
氯化血红素
作用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