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阐明磁性离子在不同替代位置对YBCO体系超导电性的影响机制,利用正电子湮没及相关实验手段结合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Fe和Ni掺杂的YBa2Cu3O7-δ体系.结果表明,Fe和Ni离子在替代过程中均以离子团簇的形式进入晶格.当离子进入CuO2面时,由于团簇改变了周围的电子结构,造成电子的局域化,并直接影响了电子对的配对和输运,因而强烈抑制了体系的超导电性.而当掺杂离子进入Cu-O链区时,它们同样通过团簇的形式改变周围的电子结构,并抑制空穴载流子的产生及其向CuO2面区域的有效转移,造成载流子的局域化,弱化了载流子库的功能,然而由于它们仅间接影响了超导电子对的配对和输运,因此对超导电性的抑制较弱.实验结果同时显示,磁性离子Fe和Ni在两种Cu位置的替代对超导电性的抑制与其离子本身的磁性无直接关联.
推荐文章
氧含量对Fe掺杂YBCO体系中载流子局域化与离子团簇效应的影响
氧含量
霍尔系数
载流子局域化
离子团簇效应
pH值对Ni-Fe-P化学镀层结构与磁性质的影响
化学沉积
Ni-Fe-P合金
pH值
镀层结构
磁性能
化学沉积Ni-Fe-P及Ni-Fe-P-B合金膜的结构和显微硬度
化学沉积
Ni-Fe-P合金
Ni-Fe-P-B合金
结构
显微硬度
Fe-2Ni/Fe-2Ni-xCr梯度功能材料的共烧结致密化行为和界面强度
粉末共注射成形
共烧结相容性
界面应力
密度梯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性离子Fe和Ni替代YBCO体系的结构特征和载流子局域化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YBCO超导体 磁性离子替代 正电子湮没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3-1231
页数 9页 分类号 O4
字数 8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4.04.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世勋 上海大学物理系 83 211 8.0 12.0
2 敬超 上海大学物理系 36 105 6.0 8.0
3 张金仓 上海大学物理系 93 237 8.0 11.0
4 曹桂新 上海大学物理系 21 76 5.0 8.0
5 董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0 41 4.0 6.0
6 刘丽华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7 96 5.0 9.0
7 邓冬梅 上海大学物理系 13 33 3.0 5.0
8 李平林 上海大学物理系 6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YBCO超导体
磁性离子替代
正电子湮没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