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们谈伦理规范与人的自身成长,主要还是道德修养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到人的成长过程中以形成高尚理想的人格和道德品质.中国古代哲学家,自孔子、老子以来,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提出了比较丰富的关于修养方法与修养境界的理论."修"指修身,"养"指养性或养心.修养即提高觉悟,培养高尚的品德.一、修身、养性.儒家"修身"、"养性(心)"之说,认为人必须提高道德的自觉性,这是保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体现人的价值的自觉活动."性善论"者以为人们具有先验的善性而此善性必须加以发展;"性恶论"者则不承认先验的善性,而认为是后天习得,肯定人有总结经验的
推荐文章
试论传统师德伦理的内容、原则及修炼方法
传统文化
师德伦理
内容
原则
方法
中国传统伦理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必要补充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
道德准则
壮族传统伦理道德对当代壮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壮族传统伦理道德
壮族大学生
影响
传统中医伦理探析
传统中医
中医伦理
医学伦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伦理与人的自身成长
来源期刊 黑龙江科技信息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修养方法 中国传统伦理 中国古代哲学家 孟子 修身 孔子 道德品质 养性 性善论 道德修养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
页数 1页 分类号 B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修养方法
中国传统伦理
中国古代哲学家
孟子
修身
孔子
道德品质
养性
性善论
道德修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创新
旬刊
2096-4390
23-1600/N
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4-269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927
总下载数(次)
266
总被引数(次)
2858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