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马鞍形人工半骨盆重建术是在治疗髋臼巨大缺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近年来,国外学者将其用于治疗骨盆肿瘤取得了显著疗效.目的:探讨马鞍形人工半骨盆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设计:以诊断为依据非随机非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17岁男性患者,诊断为右侧骨盆骨巨细胞瘤Ⅱ级.干预:对患者进行相当于Eneking and DunhamtypeⅡ+Ⅲ的半骨盆切除术.作病灶切除、马鞍形人工半骨盆重建术后,指导患者分阶段、渐进地进行患侧下肢距小腿(踝)、膝、髋关节的主动训练,调整步态.根据Aboulafia AJ的马鞍形假体置换术后整体结果评定标准进行结果评定.主要观察指标:步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年患者步态仍稍跛,但户外活动不需带拐杖,患肢部分萎缩的大腿肌肉有改善,等级评定为优.结论:患侧下肢距小腿、膝、髋关节的分阶段主动训练对马鞍形半骨盆重建术后的患者康复是可行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