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的PCR技术,克隆、测序园蛛科Araneidae角类肥蛛Larinioides cornuta组蛋白基因H3.将其H3基因与皿蛛科Linyphiidae 11个种的组蛋白H3基因的序列,在1级结构、2级结构、蛋白质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组蛋白基因H3的序列A、T、C、G碱基的百分含量比较平均,分别为24.9%、23.2%、25.7%、26.3%;简约信息位点数74,多数分布在第3位点;平均替换率为0.15.平均转换/颠换比(R)为1.8,大于0.5;G-C, C-T间的替换是该区域进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DNA 1级结构高度保守的区段都不分布在2级结构"茎"区,不存在补偿性突变,2级结构的"环"(loop)区差异也很大;在氨基酸水平上所有成员非常保守.
推荐文章
甘薯块根总RNA提取与psy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
甘薯
块根
总RNA提取
psy基因
基因克隆
谷子PT2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谷子
PT2基因
生长调节因子
籽粒性状
落粒性
拟环纹豹蛛热休克蛋白20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拟环纹豹蛛
HSP20基因
基因克隆
荧光定量PCR
球毛壳菌组蛋白H3基因克隆与特性分析
球毛壳菌
组蛋白H3
基因克隆
特性分析
生物信息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角类肥蛛Larinioides cornuta组蛋白H3基因保守序列克隆与分析
来源期刊 蛛形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角类肥蛛 组蛋白H3基因 进化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5
字数 24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628.2005.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庆韬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2 232 9.0 12.0
2 杨勇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2 106 7.0 9.0
3 刘凤想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4 325 11.0 15.0
4 张琼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类肥蛛
组蛋白H3基因
进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蛛形学报
半年刊
1005-9628
42-1376/Q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