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设计采用悬索桥方案,东锚碇设计为隧道锚,布置在粉质砂岩和砂质泥岩互层岩体中,锚碇及围岩体的变形状态直接影响大桥的稳定和安全.通过12.5∶1实地结构模型进行锚碇张拉试验,获得了4.6倍设计荷载下锚碇及围岩体的变形数据.根据对变形数据及荷载-变形曲线的分析,认为锚碇及围岩变形较小,变形处于弹性阶段.通过获得的变形数据建立起围岩极限承载力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出岩体极限承载力为设计荷载的6.09~6.15倍,锚碇处于安全状态,并有足够安全储备.
推荐文章
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极限承载力预测研究
高速铁路
桥梁桩基
灰色理论
极限承载力
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及其应用
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
非等间隔无偏GM(1,1)幂模型
极限承载力
预测
未达到破坏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灰色系统理论
单桩极限承载力
灰色预测
非等步长GM(1,1)模型群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灰色系统理论
GM(1
1)模型
单桩
极限承载力
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鹅公岩长江大桥东锚碇围岩极限承载力GM(1,1)模型预测研究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GM(1,1)模型 极限承载力 模型试验 鹅公岩大桥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698.1
字数 26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485.2005.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本职 长江科学院重庆岩基研究中心 14 171 7.0 13.0
2 吴相超 长江科学院重庆岩基研究中心 21 153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GM(1,1)模型
极限承载力
模型试验
鹅公岩大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0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