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减少常规水煮温度对延胡索乙素的破坏,提高延胡索有效部分的利用率.方法以延胡索乙素为指标成分,用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超声法提取延胡索有效部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粉末超声法提取延胡索最佳条件为药材粒度为40目、加水30倍、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次数1次.结论与常规水煮法、粉末温浸(80℃)法比较,用粉末超声法提取延胡索中的有效成分,节能、省时、提取率高,能避免热敏性成分延胡索乙素的破坏.
推荐文章
超声提取延胡索总生物碱的研究
延胡索
超声提取
延胡索乙素
原阿片碱
HPLC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延胡索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延胡索配方颗粒
总生物碱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延胡索生物碱超声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
延胡索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HPLC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法提取延胡索有效部分的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法提取 薄层荧光扫描法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年,卷(期) 2005,(4)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8,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1|R931.6
字数 22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668.2005.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秀蓉 6 35 3.0 5.0
2 汤燕 6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5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法提取
薄层荧光扫描法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季刊
1004-0668
51-1501/R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62-6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32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