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兔股骨头坏死模型,探讨双介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检测治疗后股骨头的转染率及表达. 材料与方法用激素建立兔股骨头坏死模型80只,随机分为钻孔注入组、动脉灌注组、双介入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经皮穿刺于股骨头钻孔,直接注入携带血管生成素 -1 (Ang-1)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 或/和经颈动脉穿刺,行超选择插管至双侧股骨头供血动脉,缓慢注入携带Ang-1的MSCs,对照组不作治疗.术后2、4、6、8周分别处死动物,取股骨头进行组织学观察、荧光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结果介入组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EGFP)/Ang-1质粒的MSCs分化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见高表达Ang-1基因,同时局部循环血管和成骨细胞增多.明显好于单独治疗组、对照组. 结论携带Ang-1的MSCs经双介入治疗不仅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生成,而且能定向进行骨分化.
推荐文章
靶向Ang-1的siRNA片段逆转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侵袭表型的研究
血管生成素1
RNA干扰
胃肿瘤
肿瘤侵润
抗原, CD29
抗原, CD44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miR-132和Ang-1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急性脑梗死
微小RNA-132
血管生成素-1
早期诊断
疾病进展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阻络证病人VEGF、Ang-1、Ang-2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探讨
缺血性中风
风痰阻络证
急性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携带Ang-1的MSCs双介入治疗ANFH的转染与表达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血管生成素 骨髓间质干细胞 转染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4-8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32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324.2005.09.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血管生成素
骨髓间质干细胞
转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