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西方复仇文学主题中,对复仇者采用的复仇手段及有限性的思考,在西方文学中萌芽较早,发展到对复仇残忍失当乃至复仇行动本身的阻遏.西方复仇文学可分为古希腊神话传说、文艺复兴后、18世纪后三阶段.后两阶段特别是最后阶段为定型期,最能看出西方文化特征及中西复仇文化观念的不同.古代中国人认为为了善的被损害去毁灭恶,手段偏激过当也可被理解.同样是谴责妇女不为丈夫守节,寻求再嫁急迫,中国作品就十分严厉;而伏尔泰改编后则宽容得多.西方叙事文学较偏重复仇主体灵魂世界冲突,偏重精神摧残的过程描绘;中国古代则较关注复仇结局、复仇者成功复仇后的命运.两者一重人性挖掘揭示,一重在伦理实现.西方文学较注重复仇者个体性格成熟过程;中国则偏好复仇者伦理目标实现及社会效果.西方复仇之作常引发人们对个体与命运抗争的悲壮感,让人因叙事所及的人性深层隐秘而反思深省;中国古代复仇之作则更多地激发善必胜恶的信念,善惩罚恶给人的愉悦感,让人加深对善恶伦理实现必然性的认识.
推荐文章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中国
西方
物质基础
体育文化
中西方女装造型演变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女装
造型演变
造型表达方式
浅谈中西方建筑
中国建筑
民族文化
西方建筑
审美价值
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
中西方
主要途径
相同点
不同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比较中西方复仇文学中的手段方式及目的
来源期刊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复仇主题 中西比较 复仇手段 文化模式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7
页数 9页 分类号 I106
字数 112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5/j.issn.1674-3563.2005.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立 237 475 9.0 10.0
2 晋桂清 锦州医学院外语部 8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仇主题
中西比较
复仇手段
文化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4-3563
33-1344/N
大16开
浙江省温州市茶山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9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