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玻碳汞膜电极上L-半胱氨酸(L-Cys)的直接和间接测定方法,并建立了间接和直接测定的最佳条件.在pH=4.56的缓冲溶液中L-Cys于-0.44 V处有一灵敏的不可逆的循环扫描还原峰,其峰电流与L-Cys的浓度在1×10-6~1×10-4 mol/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 9).另外,根据L-Cys在适当的pH条件下与铜离子的络合作用,通过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Cu2+来间接测定L-Cys的含量,本法L-Cys浓度在2×10-7~3×10-6 mol/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2种方法可成功地用于合成样品中L-Cys的测定.
推荐文章
微生物方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酶法
半胱氨酸
胱氨酸
固定化
基因工程技术
L-半胱氨酸修饰Ag-nano-TiO2/CNT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苯乙酮的电催化还原
纳米Ti02膜
修饰电极
L半胱氨酸
苯乙酮
电催化还原反应
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对L-半胱氨酸的催化氧化及分析应用
L-半胱氨酸
单壁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电催化氧化
L-半胱氨酸盐酸盐处理延缓香蕉果实采后成熟的初步研究
香蕉
L-半胱氨酸盐酸盐
成熟
褐变
软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半胱氨酸在玻碳汞膜电极上的直接和间接测定
来源期刊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玻碳汞膜电极 循环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13
字数 24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565.2005.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汉文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 2622 27.0 40.0
2 梁淑轩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77 937 17.0 28.0
3 刘占峰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4 51 3.0 4.0
4 李朝昉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 41 2.0 2.0
5 连靠奇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半胱氨酸
玻碳汞膜电极
循环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1565
13-1077/N
大16开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18-257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54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