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读到范玲玲的《绣女阁》时,不由想到了斯文一词。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当孔夫子发出这等悲号时,我想,一定当时有一批冲出城堡的地主和自由农,学王侯贵胄的样,乘华盖骅骝马车,跳"八佾舞",玩投壶把戏,或者公开唱民间小调,打情骂俏,放浪形骸,闹得没学过政治经济学,不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孔圣人心烦,以为天下没有了斯文。他说的斯文,礼乐也! 有人宣称,我们面临的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画家陈逸飞逝世,其友人以"克己复礼之人"誉之悼之。斯文,发乎礼乐,止乎文雅。不得其要义,谬也;囫囵捣烂,更大谬也。我们曾经历崇尚暴力的年代,斯文扫地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捣佛像,劈木主,烧圣贤之书,考教授分韭菜麦苗,考得教授两股战战,秃脑门上冒汗,考问者的自我感觉好得如"鸡毛飞上了天"。以"大老粗"、"万金油"自居,至今仍有攻击力、杀伤力,恶俗鄙陋仍大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