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相对于公民和法人为其自身利益提起的”私诉”而言,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公诉的特性。环境公益诉讼的出现,是我国公众环境意识觉醒和司法进步的表现。环境公益诉讼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举证责任应根据环境法和民事程序法中有关举证责任的原则及公益诉讼的特殊性,来解决环境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问题。
推荐文章
观点挖掘综述
观点挖掘
情感分类
评论
观点搜索
观点作弊
平衡观点与地震观点的解释效果分析与评价
地震资料解释
平衡观点
地震观点
特点
差异
论砂岩型铀矿断隆成矿的观点
后遥感应用技术
砂岩型铀矿
断隆成矿
观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观点
来源期刊 宁波通讯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举证责任 民事程序法 自身利益 意识觉醒 公众环境 诉讼时效 责任问题 特殊性 环境法 公民 公诉 司法 限制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
页数 1页 分类号 D92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境公益诉讼
举证责任
民事程序法
自身利益
意识觉醒
公众环境
诉讼时效
责任问题
特殊性
环境法
公民
公诉
司法
限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宁波通讯
半月刊
1671-220X
33-1272/D
大16开
浙江省宁波市宁东路835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28
总下载数(次)
33
总被引数(次)
18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