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麻黄蜜炙后生物碱与挥发油两类主要成分的变化.方法:用气质联用方法分析蜜炙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按<中国药典>测麻黄总碱的方法比较蜜炙后麻黄总碱的变化情况.结果:蜜炙后挥发性成分变化较大,其中异桉叶素、对-聚伞花素、D-柠檬烯、桉叶素、T-萜品烯等含量显著升高,苯甲醛、四甲基吡嗪、对乙烯基茴香醚、1-α-松油醇、T-松油醇等含量均降低;总生物碱含量则均表现为减少.结论:麻黄蜜炙后辛散发汗力减弱,润肺平喘作用增强,可能与总碱含量减少及挥发油特征变化有关,这为研究古人的炮制机理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推荐文章
中药挥发油配方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睡眠时间
促醒
中药挥发油
小鼠
侧柏树皮和根部挥发油化学组成
侧柏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川芎、香附挥发油提取和包合工艺研究
首珍颗粒
挥发油
β-CD
包合工艺
川芎
香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麻黄炮制前后生物碱和挥发油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麻黄 炮制 化学成分 动态变化
年,卷(期) 2005,(2) 所属期刊栏目 饮片炮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3
字数 1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05.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励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98 1958 23.0 32.0
2 陈康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59 397 12.0 17.0
3 林文津 3 4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麻黄
炮制
化学成分
动态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