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对主星带辅星编队分布式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的空间几何关系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指出主星带辅星编队SAR用于干涉测高和定位具有星载双站、较大斜视,空间基线等特点和难点,不能基于经典干涉SAR几何下的测高方法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多普勒中心频率和基于距离模型的两种定位和测高方法,仿真验证了两种定位和测高方法的正确性.指出由于多普勒中心频率方程只利用了合成孔径中心时刻附近的距离信息,而距离模型方程可以利用合成孔径时间内的所有距离信息,因此从定性角度来说,基于距离模型的定位测高方法优于基于多普勒中心频率的定位测高方法,仿真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推荐文章
主星带伴随小卫星编队系统的AT-INSAR基线研究
小卫星编队
空间基线
顺轨干涉
测速精度
主星带辅星群干涉SAR编队设计的约束条件
合成孔径雷达
编队飞行
设计
测高
精度
星载InSAR辅星编队优化设计与分析
编队飞行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测量
优化设计
基于测高精度最优值的星载分布式InSAR编队构形设计方法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编队飞行
分布式卫星
编队优化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星带辅星编队单基线InSAR定位、测高两种方法
来源期刊 电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 主星带辅星编队 InSAR测高 空间基线 距离模型 定位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通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4-10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957
字数 41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2-2112.2005.06.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甸农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31 1811 20.0 30.0
2 何峰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42 276 9.0 13.0
3 黄海风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8 182 10.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布式合成孔径雷达
主星带辅星编队
InSAR测高
空间基线
距离模型
定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学报
月刊
0372-2112
11-2087/TN
大16开
北京165信箱
2-891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8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065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