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嵌入原子方法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过渡族金属Cu,Ag,Au,Ni,Pd,Pt(111)表面的相互替位掺杂对表面稳定性的影响,计算了替位掺杂体系的表面能与表面空位形成能,探讨了影响表面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计算表明:替位杂质对表面能变化的影响主要是替位杂质的凝聚能和原子半径,而影响空位形成能变化的原因除凝聚能和原子半径外,合金溶解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替位杂质导致的体系表面能变化对合金体系的偏析行为进行了预测,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推荐文章
替位杂质对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相互作用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动力学
低能粒子
替位掺杂
表面原子产额
溅射
空位
杂质对过硫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
杂质
过硫酸铵
热稳定性
影响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脂肪酶 Lipase 5的热稳定性研究
低温脂肪酶
热稳定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单原子合金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研究
单原子合金催化剂
稳定性
反应性力场(ReaxFF)
分子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替位杂质对贵金属(111)表面稳定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替位杂质 贵金属 表面能 表面空位形成能
年,卷(期) 2005,(12)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结构、热学和力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91-57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
字数 55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5.12.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庆瑜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92 897 16.0 25.0
2 王永亮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4 10 2.0 3.0
3 张超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28 72 5.0 6.0
4 唐鑫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8 9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替位杂质
贵金属
表面能
表面空位形成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