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外加菌剂对含异辛醇废水处理的实验证明,人工添加的菌剂对废水中异辛醇的降解效果良好.微生物在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不仅会利用污染物中的碳源和氮源,而且会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共同形成一个代谢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通过对细菌16S rDNA V3可变区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变化浓度梯度凝胶电泳等细菌种类的研究,发现微生态中的细菌种类随污水浓度的变化并非呈单一递减的趋势,在一定的浓度条件下,会出现某类微生物优势群体;同时结合气相色谱分析,跟踪观察了异辛醇的降解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为乙醇.
推荐文章
黄花杓兰菌根真菌菌群组成分析
黄花杓兰
菌根真菌
优势菌群
胶膜菌属
黄花杓兰菌根真菌菌群组成分析
黄花杓兰
菌根真菌
优势菌群
胶膜菌属
鲜活缢蛏肉质细菌菌群组成分析
缢蛏
细菌菌群
鉴定
食品卫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加菌剂治理含异辛醇废水中菌群组成分析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异辛醇 生物降解 16S rDNA 微生态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1-7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172|Q938.1
字数 34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74X.2005.06.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建夫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19 7167 45.0 67.0
2 夏四清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84 2941 29.0 45.0
3 任大明 复旦大学遗传工程研究所 98 819 15.0 24.0
4 傅以钢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430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辛醇
生物降解
16S rDNA
微生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0253-374X
31-1267/N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
4-26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0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5464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英文译名: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官方网址:http://www.csc.edu.cn/gb/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