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颗健全的心灵应该有刺,一根锋 锐的、伴人一生的尖刺,始终对着自己 的恶行。 这根刺,哲学的名称叫作“良知”。 人受到的痛砭来自别人,很少在心 里针砭自己,虽然自己清楚言行失范之 处。 在人们心里,自我原谅的力量很 大,这是人类本能当中的保护机制,但 它强大到颠倒黑白的程度时,这个人就 有可能被自己给害了。他的心地,就像 一个到处是福利院却没有惩戒机构的 国家,混乱。
推荐文章
教师的尊严与良知
教师
尊严
良知
语文阅读预期训练探究
语文
阅读预期
训练
王阳明“良知”说解读
良知
是非之心
规范
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良知如剌》阅读训练
来源期刊 写作:中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阅读训练 人格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 情感体验 保护机制 完善自我 论证方法 福利院 对比手法
年,卷(期) 2005,(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4.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阅读训练
人格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
情感体验
保护机制
完善自我
论证方法
福利院
对比手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写作:中
月刊
1002-7343
42-1088/H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38-395
出版文献量(篇)
107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