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通脉降脂口服液观察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抗体在动脉硬化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1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100只朝鲜鹌鹑,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洛伐他汀组、通脉降脂组,每组25只.正常组每只喂养20 g/d普通饲料,高脂组、洛伐他汀组、通脉降脂组每只喂养20 g/d高脂饲料.此外,正常组和高脂组每只用1.5 mL/d蒸馏水灌胃;洛伐他汀组每只用1.5 mL/d洛伐他汀溶液灌胃;通脉降脂组每只用1.5 ml/d通脉降脂口服液灌胃(由川芎、当归、丹参、三七、泽泻、生大黄、草决明等组方).给药50 d,麻醉状态下处死动物,取头臂动脉和肝脏行病理检查,颈动脉采血检测血脂和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抗体变化.结果进入病检结果分析的鹌鹑97只,进入血脂和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检测结果分析的鹌鹑72只.①纤维斑块发生率:高脂组明显高于通脉降脂组和洛伐他汀组(92%,8%和16%).②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洛伐他汀组显著高于高脂组[(0.94±0.21,0.83±0.41)mmol/L,(P<0.05)].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脉降脂组明显低于高脂组[(5.80±4.35,8.71±3.07)mmol/L,(P<0.01)].结论通脉降脂口服液可降低鹌鹑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的含量,起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
推荐文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I334V突变与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性
高胆固醇血症
受体,LDL
多态性,单核苷酸
ClaⅠ酶
通脉降脂口服液对高胆固醇血症鹌鹑血脂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动脉硬化症
D-二聚体
降血脂药
洛伐他汀
通脉降脂对高胆固醇血症鹌鹑血脂、vWF及GMP-140的影响
通脉降脂
血脂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
鹌鹑
甘油二酯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脂及体成分的影响
甘油二酯(DAG)
高胆固醇血症
血脂
体成分
脂肪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脉降脂口服液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模型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硬化症 洛伐他汀
年,卷(期) 2005,(27)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
页数 1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3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5.27.1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桂英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基础部 8 12 3.0 3.0
2 王婉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基础部 5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硬化症
洛伐他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5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