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新诗面临新的生存环境,这里有新的机遇,更有新的挑战。文字的诗的领地住缩小,诗出现了非文字倾向,有了更多种的媒介符号;诗出现了非诗倾向,有了更多元的修辞策略;诗在从平面走向声光,走向立体,有了更多样的解读方式。
推荐文章
浅析《二十年后》的叙事艺术
《二十年后》
叙事学
艺术
近二十年广西粤语调查研究现状与展望
广西粤语
调查研究
现状
展望
二十年贾岛研究述评
贾岛
二十世纪
述评
唐诗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十年:探路与开拓——序同名论文集
来源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论文集 媒介符号 修辞策略 解读方式 新诗 文字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1页 分类号 G2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论文集
媒介符号
修辞策略
解读方式
新诗
文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诗歌研究
季刊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