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一套颅面部三维重建影像部分骨组织标志点的三维定位标准.材料和方法提出颅面部和面部不对称畸形相关的25个骨组织标志点的三维定位要求,选取3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6例正常人符合Dicom3.0协议、层厚0.13mm以内的CT数据,利用三维重建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由两名不同观测者按照提出的定位要求分别定位这25个标志点,获取其三维坐标.使用直线相关性和零截距直线回归分析得到2名观测者获得的各标志点坐标及模的直线相关系数和零截距直线回归系数.结果 下齿槽座点、眶下缘点、眶上缘点、耳点、髁突点等5类标志点仅在X轴方向上的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在[0.9500,1.0500]之外,在空间和其他方向以及其余16个标志点在各个坐标轴及空间上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r和直线回归系数b均在[0.9500,1.0500]之内,p<0.0001.结论 笔者提出的对三维重建骨组织表面25个标志点的定位要求可作为正常或面部不对称畸形骨组织三维重建标志点的定位标准.
推荐文章
两种评价面部三维表面数据不对称度方法的比较
面部不对称
成像,三维
普氏分析法
迭代最近点算法
基于单幅影像的三维重建及精度分析
单幅影像
三维重建
精度分析
基于MPB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及实现
无人机遥感影像
三维重构
影像拼接
姿态估计
捆集调整
一维子空间的三维重建方法
图像
三维重建
正投影
线性子空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部不对称畸形三维重建影像部分骨性标志点三维定位标准的建立
来源期刊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面部不对称畸形 三维测量 标志点 骨组织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2
字数 39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06.03.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23)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面部不对称畸形
三维测量
标志点
骨组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双月刊
1673-0364
31-1946/R
大16开
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4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