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致瘤性猿猴病毒SV40(simian virus 40)是否与中国人恶性间皮瘤的发生相关.方法 从蜡块中提取17例恶性间皮瘤组织中的DNA后,用三组引物对SV4O大T抗原(TAg)的基因片段分别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另外,用两种SV40相关抗体(Pab101和Ab-2)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SV40 TAg.结果 (1)一组引物的PCR反应仅有3例扩增出了SV40 TAg的基因片段,其余两组引物的PCR反应均为阴性.(2)两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未检测出SV40 TAg.结论 中国人恶性间皮瘤与SV40感染的关系可能不密切.
推荐文章
猴血SV40抗体和SV40 DNA携带关系分析
抗体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抗体技术
猴病毒SV40的灭活及鉴定
SV40
灭活
恒河猴
猿猴空泡病毒40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纯化
猿猴空泡病毒40(SV40)
病毒样颗粒(VLPs)
VP1蛋白
杆状病毒
恶性腹膜间皮瘤25例临床分析
恶性腹膜间皮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恶性间皮瘤可能与致瘤性猿猴病毒SV40无关
来源期刊 中华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肿瘤,间皮 多瘤病毒,猕猴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人体病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2-6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30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529-5807.2006.10.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宏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 23 113 5.0 10.0
2 罗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 25 83 3.0 8.0
3 李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 54 249 7.0 13.0
4 刘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 130 532 11.0 15.0
5 金木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 51 201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肿瘤,间皮
多瘤病毒,猕猴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病理学杂志
月刊
0529-5807
11-2151/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