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断裂力学理论讨论硬岩矿柱初始裂纹在上覆岩层作用下贯通形成层状结构的机理, 指出裂纹间相互作用引起裂纹的失稳扩展, 从而相互连接形成层状结构. 在此基础上, 应用能量原理及突变理论推导矿柱失稳的临界载荷及临界应力, 提出矿柱发生失稳的屈曲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矿柱发生失稳与分裂岩层的屈曲破坏有关;而岩层的屈曲除与岩石的材料参数有关外, 还与分裂后的厚度即裂纹的分布有关;算例计算值与实际经验值相一致, 可为合理安排开采顺序、布置采场等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突变理论深埋硬岩隧道的失稳分析
突变理论
深埋硬岩隧道
围岩
失稳
塑性区
刚度比
对称协同开采人工矿柱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
采矿工程
协同开采
采空区
人工矿柱
失稳
尖点突变模型
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矿柱失稳机理研究
矿柱
失稳
尖点突变模型
非对称开采时矿柱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
矿柱
稳定性
势能
尖点突变
非对称开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硬岩矿柱纵向劈裂失稳突变理论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矿柱 硬岩 裂纹 突变理论 稳定性 临界载荷 纵向劈裂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采矿·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375
页数 5页 分类号 O342.1|TD324.1
字数 20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207.2006.02.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平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83 5475 39.0 61.0
2 李江腾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47 891 17.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155)
二级引证文献  (415)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1(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2(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3(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4(4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5(6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2)
2016(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7(6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8(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9(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20(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矿柱
硬岩
裂纹
突变理论
稳定性
临界载荷
纵向劈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7207
43-1426/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校内
42-1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91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