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绝缘子污秽闪络严重威胁着高压电网的可靠性.论述了人工污秽试验、污闪机理、污闪特征检测以及污闪模型建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认为人工试验主要存在指标和污闪间的关系、电源配置及污秽模拟和运行现场的差异等问题.从工程的角度概括对比了可以有效用于污闪检测和风险预测的几种方法:距离判别法、模糊分类法、极值风险预测法及聚类分析法.指出解决污闪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污闪预测机制,基于模糊理论的信息融合法在污闪检测和风险预测上值得深入研究,而污闪模型研究就工程来讲,意义不大,并提出了未来防污闪工作的建议.
推荐文章
水泥污秽对复合绝缘子污秽闪络特性的影响研究
复合绝缘子
水泥
人工污秽试验
污秽闪络
不同盐密灰密对瓷绝缘子污秽闪络特性影响的研究
瓷绝缘子
盐密
灰密
人工污秽试验
污秽闪络
带电水蒸气冲洗污秽绝缘子时的交流闪络特性研究
绝缘子
污秽
带电水蒸气清洗
闪络电压
闪络电压梯度
污秽绝缘子闪络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污秽绝缘子
闪络特性
研究现状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输电线路
电力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绝缘子污秽闪络的研究现状及思索
来源期刊 电瓷避雷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绝缘子污闪 人工污秽试验 污闪特征检测 污闪模型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绝缘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1,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852
字数 48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337.2006.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辉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318 3361 28.0 41.0
2 贺博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2 250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37)
二级引证文献  (204)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3(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3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5(3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6(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绝缘子污闪
人工污秽试验
污闪特征检测
污闪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瓷避雷器
双月刊
1003-8337
61-1129/TM
大16开
西安市西二环北段18号
52-35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8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