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根据微创手术理念,设计锁孔手术入路,在有效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结构暴露及损伤,取得尽可能小的微创.方法 根据第三脑室肿瘤的病灶特点及生长方式,个体化设计经眶上眉弓入路、天幕下小脑上入路、纵裂胼胝体入路或翼点锁孔入路,从前方、后方、上方或侧方进入第三脑室,切除第三脑室肿瘤或生长入第三脑室内的肿瘤34例(其中颅咽管瘤11例、垂体瘤10例、松果体瘤2例、胆脂瘤1例、生殖细胞瘤3例、胶质瘤7例).结果 肿瘤全切27例(79.4%),次全切除7例(20.6%).并未发生与锁孔入路相关的并发症或因术区显露不良而导致肿瘤残留及正常组织损伤.结论 "锁孔"效应适合于第三脑室深在结构的肿瘤显露及手术,个体化的锁孔手术入路设计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推荐文章
经穹窿间锁孔入路行三脑室手术的可行性探讨
锁孔入路
穹窿
三脑室
松果体区
神经导航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
第三脑室
胼胝体-穹窿间
脑肿瘤
三脑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第三脑室
显微解剖
手术入路
第三脑室肿瘤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第三脑室
肿瘤
显微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第三脑室肿瘤个体化锁孔手术入路设计
来源期刊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锁孔入路 第三脑室 肿瘤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0.269
字数 26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770.2006.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军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96 592 13.0 17.0
2 黄强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207 1479 19.0 27.0
3 兰青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228 1592 19.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锁孔入路
第三脑室
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双月刊
1672-7770
32-1727/R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28-316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