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欧洲思想界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使得近代社会科学从其哲学母胎中得以脱颖而出。这一知识体系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而向非西方文化地区不断渗透和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知识体系开始引入中国,并且在与中国已有的文化和知识研究的竞争中取得了绝定性的优势地位。与此同时,在西方系统学习过社会科学方法和理论的中国学者们,也开始思考这些西方舶来品对于中国文化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逻辑性结构关系究竟何在的问题。这样一种具有主体意识的思考,给中国社会科学的早期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切实的基础,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心理学领域,潘菽于1939年写就《学术中国化问题的发端》;在社会学人类学领域,以吴文藻和费孝通为代表的燕京社会学派为开创中国社会研究及社会科学本土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可惜的是,他们所追求的学术道路在20世纪中叶而被迫中断了。
推荐文章
医务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研究
医务社会工作
伦理原则
本土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认同本土化研究述评
社会认同
本土化
述评
跨国企业营销本土化的理论研究综述
跨国企业
本土化
价值的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本土化研究到本土研究——另一种社会理论及其可能
来源期刊 社会学家茶座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本土化发展 社会理论 本土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社会科学 非西方文化 中国学者 文艺复兴运动 社会学人类学 20世纪中叶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C91-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本土化发展
社会理论
本土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社会科学
非西方文化
中国学者
文艺复兴运动
社会学人类学
20世纪中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学家茶座
季刊
济南市胜利大街39号
出版文献量(篇)
151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