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各地12个市售八角茴香样品进行真伪鉴定,并对5个样品挥发油中的反式茴香醚、柠檬烯和芳樟醇等24种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果 6个样品是八角茴香的果实,其它均掺有伪品;5个样品挥发油中反式茴香醚的含量为65.87%~87.04%.结论FTIR法可快捷、准确地鉴别八角茴香及其掺伪品,且所得图谱具有指纹特征.GC-MS法能以挥发油中茴香醚及芳樟醇的含量为指标很好地控制药材的质量.
推荐文章
八角茴香及其混伪品的比较研究
八角茴香
分布生境
生药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真伪比较
八角茴香及其两种混淆品的理化鉴别
八角茴香
莽草
多蕊红茴香
薄层层析
紫外光谱特征
NIR FT-Raman和FTIR光谱法无损快速鉴别药材的真伪--八角茴香及其伪品
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八角茴香
莽草
红茴香无损鉴定
工业上超临界CO2生产八角茴香油的方案比较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工业生产
八角茴香油
GC-MS分析
方案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八角茴香的红外光谱鉴定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来源期刊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八角茴香 FT-IR GC-MS 指纹图谱鉴定 质量分析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鉴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19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427.2006.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桂芝 23 133 8.0 10.0
2 范琳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7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八角茴香
FT-IR
GC-MS
指纹图谱鉴定
质量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双月刊
1673-6427
34-1267/R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26-8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05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