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自制硅橡胶平板复合膜构造乙醇连续发酵-渗透汽化耦合系统,研究了系统长期运行中发酵反应动力学问题,并分析了连续发酵过程中细胞比生长率的变化.系统稳定运行了269h.由于渗透汽化的进行,发酵液中乙醇浓度控制在35-45g·L-1,酿酒酵母浓度维持在20-25g·L-1,在发酵与渗透汽化耦合阶段,乙醇产率达到3.4 g·h-1L-1,是间歇发酵时的4.5倍.乙醇得率系数为0.46,乙醇的转化率达到91%.膜下游冷凝收集液的浓度可达28.2-16.5%(wt),总渗透通量达到1226-707g·m-2h-1,乙醇渗透通量为293-117g·m-2h-1,分离因子为8.5-4.9.
推荐文章
酵母细胞连续发酵过程振荡现象的研究进展
酿酒酵母
振荡
乙醇发酵
调控
应用
普那霉素发酵与吸附分离耦合过程动力学
始旋链霉菌
普那霉素
大孔吸附树脂
发酵与分离耦合
动力学模型
EGSB反应器以红糖为底物连续发酵制氢
生物制氢
红糖
EGSB反应器
连续运行
渗透汽化-酯化反应耦联膜过程动力学模型
渗透汽化
酯化反应
复合膜
渗透率
动力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醇连续发酵-渗透汽化耦合系统发酵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化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乙醇连续发酵 硅橡胶膜 渗透汽化 发酵 动力学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
字数 33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887.2006.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泽仪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09 776 16.0 22.0
2 汤晓玉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9 97 5.0 9.0
3 石尔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4 240 11.0 14.0
4 杨晶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0 70 5.0 8.0
5 伍云涛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5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醇连续发酵
硅橡胶膜
渗透汽化
发酵
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化工
双月刊
1672-4887
51-1623/TQ
大16开
成都市武侯祠大街3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84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