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系统连续发酵制取甲醇能够及时分离产物,有效抑制甲醇对细胞的毒副作用,因此延长稳定期产甲醇的时间以提高产量.本文对比间歇发酵,研究了不同稀释率0.05 h-1~0.13 h-1下连续发酵的甲醇生成和甲烷氧化菌株Methylomonas.QJ16生长状况,并且初步探讨了该菌株的生长、甲醇形成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稀释率为0.1h-1时,菌体积累和甲醇的体积产率均较高,最长连续发酵持续时间为300h左右;描述连续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曲线拟合优度分别为0.991、0.994,基本反映了该甲烷氧化菌株连续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推荐文章
应用沉浸式膜生物反应器连续培养虫草
沉浸式膜生物反应器
胞外多糖
连续培养
EGSB反应器以红糖为底物连续发酵制氢
生物制氢
红糖
EGSB反应器
连续运行
在热管生物反应器中发酵制备L-苯丙氨酸
生物反应器
L-苯丙氨酸
发酵
膜生物反应器连续发酵法制取二羟基丙酮的研究
二羟基丙酮
醋酸杆菌
膜生物反应器
连续发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膜生物反应器连续发酵法制取甲醇及其发酵动力学初探
来源期刊 工业微生物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甲醇 甲烷氧化菌 连续发酵 膜生物反应器 动力学 模型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24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678.2009.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建国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205 1542 20.0 28.0
2 王晓丽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5 5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醇
甲烷氧化菌
连续发酵
膜生物反应器
动力学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微生物
双月刊
1001-6678
31-1438/Q
16开
上海桂平路353号
4-596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1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