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乳状液透光率和界面张力考察胜利油田罗家超稠油极性四组分质量分数为2%的甲苯模型油加OP乳化剂前后与地层水、碱水的乳化性能,发现乳化剂对四组分都起到了强烈的乳化促进作用.加200 mg/L OP乳化剂后,四组分模型油透光率变化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沥青质>芳香分>胶质≈饱和分;与地层水的界面张力降幅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饱和分≈胶质>芳香分>沥青质;与碱水的界面张力降幅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沥青质>饱和分≈胶质>芳香分.OP乳化剂使W/O型乳状液转变为O/W型,提高了稠油乳化程度,便于稠油的化学乳化开采和输送.
推荐文章
超稠油中极性四组分的乳化降粘性能
超稠油
活性组分
碱水
界面张力
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水包稠油乳状液中稠油极性组分与乳化剂的相互作用研究
沥青质
胶质
乳化剂
相互作用
界面张力
pH值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乳化研究
超稠油
乳化
乳化油制备
乳化剂及助乳化剂提高生物油/柴油乳化性能
柴油
乳化
稳定性
生物油
乳化剂
助乳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化剂对超稠油四组分乳化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特种油气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稠油 极性四组分 乳化剂 界面张力 乳化性能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35
字数 32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06.06.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美蓉 31 166 8.0 11.0
2 娄来勇 7 41 3.0 6.0
3 庄岩 4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稠油
极性四组分
乳化剂
界面张力
乳化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油气藏
双月刊
1006-6535
21-1357/TE
大16开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17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7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12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