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根据非氢原子类型分类、基于非氢原子相对电负性和非氢原子间距离等进行计算得到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为描述子,对酚类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研究并建立了酚类化合物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10变量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512;采用SPSS统计处理软件对变量进行逐步回归(SMR)筛选后,建立了8变量的QSRR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508.上述模型对102种酚类化合物色谱保留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吻合,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结果分别为Rcv=0.9269和Rcv=0.9377.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推荐文章
双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双酚类化合物
生物降解
好氧
厌氧
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发光菌
酚类
联合毒性
作用机制
基于ORAC评价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抗氧化活性
多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酚类化合物色谱保留指数的估计与预测
来源期刊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描述子 分子电距矢量 酚类化合物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33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19X.2006.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志良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教育部与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134 1393 19.0 33.0
2 周原 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系 21 259 8.0 15.0
6 刘新玲 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系 13 136 5.0 11.0
7 曾辉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教育部与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描述子
分子电距矢量
酚类化合物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1-119X
43-1356/N
大16开
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60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