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浓硫酸反应使薯蓣皂苷元显色,对影响显色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用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410 nm处对黄山药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方法的线形范围为2~30 μg/mL (r =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8%;最佳显色条件为:水浴温度50 ℃、反应时间30 min、浓硫酸用量10 mL.该方法适用于薯蓣皂苷元提取过程中的常规检测.
推荐文章
用微孔板分光光度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薯蓣皂苷元
分光光度法
定量分析
微孔板
高压酸解
高氯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苣荬菜根部总三萜皂苷的含量
苣荬菜
总三萜皂苷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的色度
色度
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山药中薯蓣皂苷元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来源期刊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黄山药 薯蓣皂苷元 分光光度法 浓硫酸反应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测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20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755.2006.0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玲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82 597 13.0 19.0
2 刘远东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15)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山药
薯蓣皂苷元
分光光度法
浓硫酸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季刊
1671-8755
51-1640/N
大16开
四川省绵阳市7号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8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