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毕生倡导国民教育。实践劳作学校并贯彻劳作学校精神。凯兴斯泰纳在其《国民教育的概念》一书中对国民教育有如下论断:“教育学生为集体服务,习惯于尽义务,在自愿参与、服从、相互关照以及自愿奉献和重视道德勇气的情况下,从道义上促进这一集体的发展”。同时“国民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公民自觉地,或者不自觉。直接地或者间接地服务于使由他们组成的现有立法国家越来越接近于道德集体这一无限遥远的理想,即由全体公民组成的集体,在这一集体中,国家的法律制度将被自觉遵守,而不再需要任何强制的措施”。“国民教育最后的目标。即教育人们获得这种国家意识。其实,获得国家意识不外乎是兑现道德的国家理想和时刻准备着,用自己的行为参与发展现有国家。使其向着道德的国家理想迈进。
推荐文章
陶瓷习俗及其现实意义浅论
民俗
陶瓷习俗
形成
外部特征
现实意义
略论朱熹伦理观及其现实意义
朱熹
政治伦理
教育伦理
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德才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
德才观
现实意义
识人
英汉对比理论的建立及现实意义
英汉
对比理论
现实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期刊 国外职业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凯兴斯泰纳 劳作学校 国家意识 集体服务 国民教育 职业教育 不自觉 学校精神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G40-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雷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凯兴斯泰纳
劳作学校
国家意识
集体服务
国民教育
职业教育
不自觉
学校精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外职业教育
季刊
江西南昌市庐山南大道枫林大街江西科技师范
出版文献量(篇)
120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