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无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机上进行了多循环喷雾两相爆震的实验研究.点火后爆震管内压力上升需要一定的延迟时间,但是迅速增压过程是在火焰传播到一定区域后开始的,在该区域形成向两个方向传播的压缩波,向未燃区传播的压缩波不断加强,形成爆震波,向已燃区传播的压缩波不断衰减;爆震峰值压力沿流向不断增加,压力上升速度加快,峰值随机差异放大;通过对压力历程的分析,用两种方法估算了两相爆震波诱导区的长度.实验中发现,两相爆震的点火延迟时间远大于爆燃向爆震转变的时间,两者之和相对于高频爆震循环非常可观,是限制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频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了多循环工作时的吸气和排气过程.
推荐文章
多循环脉冲爆震发动机流场数值研究
爆炸力学
流场
基元化学反应
脉冲爆震发动机
多循环
爆震室内混合物填充特性研究
爆震室
填充时间
质量分数
填充距离
不同当量比下喷管对旋转爆震特性的影响研究
旋转爆震
煤油预燃裂解
喷管
模态转换
波速
闪光爆震弹预控破片设计与飞散特性研究
闪光爆震弹
非致命
预控破片
飞散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循环喷雾爆震的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循环 喷雾爆震 着火延迟 爆震波结构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16
字数 46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8740.2006.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华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79 513 11.0 18.0
2 郑龙席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100 608 12.0 17.0
3 严传俊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135 1113 16.0 22.0
4 王治武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51 343 11.0 13.0
5 李牧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22 183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循环
喷雾爆震
着火延迟
爆震波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