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解决了燃料爆燃转爆轰(DDT)过程初始阶段弱辐射瞬态光谱测试问题、反应中间产物辐射相对强度定标问题和瞬态光谱测试系统同步控制问题后,从爆炸激波管的6个不同侧窗,拍摄了环氧丙烷DDT过程不同距离处的曝光时间为2~8μs、分辨率达到0.2 nm的瞬态发射光谱.对所测光谱进行相对强度定标后,得到了主要反应中间产物光辐射强度随燃烧波阵面传播距离的变化曲线,此曲线反映出DDT过程中反应中间产物的发展过程和其相应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在爆燃阶段,燃烧气体的化学反应速率平缓增加,反应中间产物浓度逐渐增大;但在爆燃转爆轰的瞬间,反应急剧增快,反应中间产物的浓突跃式地成倍增大.其中CO分子和CHO,OH自由基的浓度增幅显著大于其他反应产物,表明这几个基团是环氧丙烷爆燃转爆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重要基团.
推荐文章
环氧丙烷点火的光谱研究
燃料
谱仪技术
点火
冲击
环氧氯丙烷与离子液体的交联过程研究
离子液体
交联
动力学
碳捕集
聚环氧氯丙烷胺的合成及其在荷电镶嵌膜中的应用
聚环氧氯丙烷胺
荷电镶嵌膜
界面聚合
复合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瞬态光谱法确定环氧丙烷DDT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基团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重要基团 瞬态光谱 DDT过程 环氧丙烷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9-157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433.5
字数 29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593.2006.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萍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196 1039 14.0 22.0
5 肖海波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8 77 5.0 8.0
6 袁长迎 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 26 148 7.0 11.0
8 胡栋 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 11 87 4.0 9.0
10 戴松晖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3 4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要基团
瞬态光谱
DDT过程
环氧丙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