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黑腹果蝇眼色性状由多个基因所调控,是研究基因间互作的有效模型.为了探究棒眼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产生亮红眼突变体的机制,将亮红眼突变体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正、反、测交和与眼色突变体果蝇(cn, v和st)进行互补测验,同时对不同果蝇品系进行了眼色素的测定.结果表明,亮红眼果蝇是由于其scarlet(猩红眼)基因突变所致,暂命名为 stbr;stbr果蝇眼黄素含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果蝇(P<0.001),而其果蝇喋呤含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中stbr果蝇眼睛呈现亮红色,可能是由于其scarlet基因突变,影响了眼黄素前体物的跨膜运输,造成果绳眼睛中眼黄素合成水平降低所致,此结果为stbr果蝇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412元件插入引起的棒眼果蝇杂交后代scarlet基因突变分析
棒眼果蝇
棒眼
scarlet基因
412元件
插入突变
黑腹果蝇紫眼卷翅遗传规律的研究
黑腹果蝇
卷翅突变体
遗传杂交
葡萄自交与杂交后代果皮色素含量的遗传
葡萄
自交与杂交
色素
遗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杂交棒眼果蝇亮红眼的遗传特性及其眼睛色素含量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棒眼 亮红眼 眼色 眼色素 黑腹果蝇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69.462.1|Q343.15
字数 3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7-4333.2006.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常信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15 3854 33.0 53.0
2 连林生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28 675 13.0 16.0
3 赵春江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33 317 8.0 17.0
4 杨军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10 52 4.0 6.0
5 白丽华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5 1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棒眼
亮红眼
眼色
眼色素
黑腹果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7-4333
11-3837/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路2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51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