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产奶量对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测到全血中7种微量元素中,在非热应激期间,产奶量为10~20 kg时,奶牛血液中Zn、Mn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Fe的含量减少,差异显著(P<0.05).热应激期间,Fe、Cu的含量随产奶量增加逐渐减少,Zn含量增加,其它元素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在热应激期,随奶牛的产奶量的增加,排泄到乳中的Zn也明显增加.非热应激反应的牛,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排泄到乳中的Cr明显增加(P<0.05),而热应激反应牛,Cr含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高产奶牛的乳中Se含量明显高于低产牛的(P<0.05),在产奶量为5-10 kg时排泄到乳中Mn的含量比其它产奶阶段有明显增加(P<0.05).在非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Cr、Se有明显的影响(P<0.05).对毛中的Zn、Co、Cu、Mn无明显影响.在热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Se、Co分布影响极明显(P<0.01).
推荐文章
东北地区奶牛夏季热应激对其行为和产奶量的影响
动物
温度
奶牛
热应激
行为规律
产奶量
运动场
热应激对奶牛采食、消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热应激
采食量
营养物质消化率
生产性能
奶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奶量对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期奶牛体内微量元素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家畜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微量元素
年,卷(期) 2006,(1)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11.5
字数 40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182.2006.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慧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21 930 15.0 24.0
2 胡述光 36 180 7.0 12.0
3 何德肆 52 150 6.0 9.0
5 欧阳叙向 58 209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5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奶牛
热应激
微量元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家畜生态学报
月刊
1673-1182
61-1433/S
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5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