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科学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表达,形象生动的比喻,向学生传授知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一、通俗生动的教学语言是解除枯燥的调味剂教学语言是教师充分消化教材后,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知识的口头传授。它不同于教材语言,也不同于板书语言。专业课教材中专业术语较多,如果满堂专业术语或用专业术语去解释专业术语,口中翻来覆去仅书本中的语言,就会使语言干巴,照本宣科,其结果是讲者唱独脚戏,听者不知所云,索然无味。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对理解的东西才会感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众所周知,职校的学生底子差,基础薄,好动、厌学的心理较重。根据这些特点,我在讲课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课。比如:在《汽车修理》课中讲气门间隙时,根据气门的调整原则我编了一个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点火正时要找准,作功顺序应知道,双排不进要记牢,调整两边不要忘”这样一来在实习中学生便可以根据这几句顺口溜来调气门间隙,帮助了学生记忆,又减轻了学生负担。二、通俗、贴进生活的比喻是理解疑难的“工具”对于职校生由于...